河北:厚植生态底色 唱响绿色乐章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通过创新植树造林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百姓富、生态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视频
秋冬季节的塞罕坝层林尽染,碧翠鎏金,红、黄、绿各种色彩竞相争艳。吸引众多游客、画家和摄影爱好者齐聚于此,审视、欣赏、记录这特别的美丽。
画家 刘宇:
我春季第一次来到塞罕坝的时候,就是被这种百万亩的人工林所震惊到了,我在继续用我绘画的方式,来记录下塞罕坝的美景,来用我画家的眼睛和画家的发现,去体会塞罕坝精神的伟大。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河北环绕京津,承担着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水源涵养区的重大责任。1979年,河北省在承德张家口地区开始三北防护林建设,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京津冀竖起了绿色屏障;为太行山燕山等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大胆改革创新,持之以恒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造林处处长 耿立峰: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首先我们要解决谁来造林谁来投入收益归谁的问题,河北省在造林绿化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河北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经营权,赋予经营权流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动造林的积极性。为筹集造林资金,河北推广政府流转土地、大户承包、群众造林、政府补助模式,建立完善“政府市场推动、多方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造林绿化投入机制,撬动市场资金和社会资本。 体制激发活力,机制盘活资源,过去寸草不生的荒山如今绿树成荫、松柏成行,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造林绿化以平均每年50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截至今年八月份,河北省森林面积达到9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33%。
武安市阳邑镇村民 孟保生:
以前山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现在好多了也看到狍子了也看见山鸡了,啥也有了山也绿了天也蓝了。
造林绿化,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上长出的是金山银山。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一期建设完成造林三万亩,涵养水源、改善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张家口市怀来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王永:
借助这一契机我们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民俗文化等旅游产业,能够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的机会,从而实现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怀来成为又一个生动鲜活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生态林对农民致富起到的是带动作用,那么,经济林给农民带来的则是直接收益。
改革开放40年,河北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绿色富民产业,在山区,太行山的核桃、京东的板栗、燕山的杏仁;在平原,赵县的梨、顺平的苹果、邱县的文冠果,都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
2017年,园林水果总产量达到969.9万吨,比1978年增长11.2倍;食用坚果总产量56.6万吨,比1978年增长12.2倍;核桃板栗总产量分别达到17.9和33.9万吨,比1978年增长15.3和14.4倍。
邯郸市邱县霍赵屯村村民 霍增华:
今年我种了十亩文冠果,叶子可以做茶果可以榨油 , 明年我还准备多种再种50亩。
生态兴则文明兴,贯彻落实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我省制定《河北省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从2019年到2022年,将突出抓好冬奥会绿化、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廊道绿化和环城林建设、太行山燕山绿化、规模化林场建设、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6大生态工程,3年时间完成营造林166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造林处处长 耿立峰:
今后三年中我们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大造林绿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向改革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为京津冀留下蓝天白云,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
记者:杜顺江 张玉平 郭保华 米弘钊 承德台 张家口台
编辑:静毅
主编:书娟 晓明
监制:朱湘鹤 刘新艳
热门文章: